阜新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地级市,地处辽宁省西北部,距省会沈阳市147.5千米,[3]介于东经121°01′~122°55′,北纬41°41′~42°56′之间,[4]境域东西长东西170千米,南北宽84千米,总面积10355平方千米,[14]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季候。[3]下辖2县5区及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截至2022年末,阜新市户籍总人口178.8万人。[7][15]市人民政府位于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11] 阜新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南高,东北低。[16]阜新历史悠久,早在76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因出土“世界第一玉”和“华夏第一龙”,被国内外考古学界称誉为“玉龙故乡”,坐落在境内的查海古人类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村。西周和东周春秋时期,有山戎、东胡人活动于此,西汉时,属于汉王朝的刺史部,仍为匈奴左地,三国时,今阜新北部属鲜卑,南部属魏地,清光绪二十八年,在养息牧地区置彰武县,翌年,在土默特左旗境由朝阳县析置阜新县,实行县旗并存、蒙汉分治体制,民国初年仍延续清末建置,1948年,阜新市政府成立,属辽北省,1954年6月19日,撤销辽东、辽西两省建制,合并为辽宁省,阜新归属辽宁省,1959年1月,彰武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划归阜新市领导。阜新境内有海棠山风景区等多个国家AAAA级景区。[10][17][18]
阜新市是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也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批全国篮球城和省级园林城市。[2]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阜新市地区生产总值65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9] 地名由来
阜新市名源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在此地设置的阜新县。其含意有二说。一说是“山阜日新”,一说是“物阜民新”,当为此地物产丰富、人民逐年兴旺之意。1940年置市时,以此得名。[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