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所著小说
堂吉诃德》(Don Quijote de la Mancha)全名是《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第一卷出版于1605年,第二卷出版于1615年。[1][2][3]
《堂吉诃德》是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桑丘·潘沙的“游侠史”。堂吉诃德是个没落的小乡绅,他终日沉迷于骑士小说之中,到最后甚至要亲自去当骑士锄强扶弱、实行他所崇信的骑士道。在过程中,他还说服了一个农民桑丘做他的随从,于是两人带着一匹瘦弱的老马便上路了。在途中,堂吉诃德做出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事:在路上把风车当做巨人、把羊群当做军队,每一次都奋力向前拼杀,却因此挨打受罪。他还把苦役犯当作受害的骑士倾囊相助,试图拯救被地主毒打的牧童,然而却弄巧成拙。最终堂吉诃德没有帮助到任何人,只是害得自己受苦。最后一次游历的过程中,堂吉诃德被邻居参孙比武打败,郁郁归家。他受尽挫折、一事无成,回到家后不久便重病不起。临终时,堂吉诃德突然醒悟,意识到自己行为与信念的荒谬,于是立下遗嘱禁止他唯一的继承人侄女嫁给骑士[1]
堂吉诃德》通过堂吉诃德荒诞不经的言行与悲惨遭遇,指出落伍骑士思想对人的荼毒,最终达到否定骑士小说的目的;通过展现封建体制下社会的丑恶现象来讽刺现实;并借由堂吉诃德这一形象抒发了作者的人文理想。在艺术手法上,该作体现出了元小说特征,多用讽刺对比手法,刻画出了矛盾复杂的堂吉诃德形象。[4][5][6]
该作享有较高的国际声望与影响力,在世界上已被翻译为70多种文字,出版2000多个版本,成为世界上印刷量最大、声望最高的作品之一,并被改编为了电影、舞剧、音乐剧等衍生作品。[5][3]

成书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