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寺

天津市蓟州区的辽代寺院
独乐寺,又称大佛寺,位于天津市蓟州区武定街41号,[5][1]独乐寺由山门、观音阁、韦陀亭、报恩院、乾隆行宫、清代民居等组成的庙宇式建筑群,[3]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6]也是津门十景之一。[1]
独乐寺始建于隋唐时期,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明朝时期,独乐寺增建韦陀亭和报恩院。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独乐寺修缮,并在东部修建行宫。民国六年(1917年),独乐寺西院被划拨为师范学校;1932年梁思成到此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1961年3月4日,独乐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966年遭破坏后在梁思成建议下得到保护;1976年发现壁画,1990年修缮,1993年被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项目;[2]2009年,独乐寺被列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8]
独乐寺分为左右中三部分,坐北朝南,总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10米,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9]建筑面积约6千平方米。中部是寺庙最重要也是最古老建筑,依次为山门、观音阁、韦陀亭和东西配殿。以“古建、泥塑、壁画”三绝闻名于世。[4]独乐寺是国务院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的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AAAA景区。[2]

命名由来

独乐寺寺名由来有三种说法。其一因观音像泥塑内部支架是一棵大杜梨树,以“杜梨”谐音而取名;其二盖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独以普度众生为乐,故名;其三此处系安禄山起兵反唐誓师之地,因安禄山放言“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命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