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

塔勒布所著金融理论著作、以黑天鹅理论闻名
《黑天鹅》是一本知识、社会和文化领域的著作,作者是黎巴嫩裔美国作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黑天鹅” 这一比喻最早可追溯至古罗马时期,彼时人们普遍认为天鹅皆为白色,故而将黑天鹅视作不可能存在的异类。而现代社会中常提及的 “黑天鹅事件” 这一概念,最早便源于塔勒布的这本《黑天鹅》。[1][4][5]
2007年,《黑天鹅》由兰登书屋(Random House)出版发行,该书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引发广泛关注,曾连续一年多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并被翻译成31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传播。其受众群体涵盖了关心经济金融领域的广大普通读者以及财经行业的专业人士。《黑天鹅》的核心观点认为,人类往往过度迷信经验和理性,却忽视了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进而导致对风险的严重低估,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毫无准备。书中以“黑天鹅”这一意象来比喻那些发生概率极低、超乎人们意料,却又能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同时,该书还指出,离群值现象几乎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商业运作、新技术研发、选举活动,还是金融市场的波动,都概莫能外。许多看似运行良好的事物,如一套产品体系、一个集体社会模式或是一系列政府政策,都可能因一项新发明的诞生、一部新法律的出台、最高法院的一次错误判决、一场战争的爆发,或是股市的突然崩盘而遭受严重破坏。此外,《黑天鹅》与《随机漫步的傻瓜》《反脆弱》以及《非对称风险》共同构成了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不确定性”四部曲。[1][3][4][5][6][7]
《黑天鹅》让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名声大噪,并被冠以“黑天鹅之父”。同时,其对金融、商业,社会科学和个人生活等多个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本书让人们更加认识到“黑天鹅”事件的存在和影响,促使人们反思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建立起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8][9][10][11][12][13][14][15]

作品背景

诞生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