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蓝

豆科木蓝属的植物
木蓝(学名Indigofera tinctoria L.),又名[diàn]、槐蓝、小青等,为豆科(Fabaceae)木蓝属(Indigofera)小灌木[1]。原产自非洲西部、南部和亚洲南部[2],广泛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后引种至中国、日本菲律宾及热带美洲等地[3][2]。在中国主要栽培于安徽重庆云南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地[1][3]。木蓝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4],可在低、中海拔的荒野或相对干旱草地上生长[5]
木蓝生长型为直立型小灌木,株高在50-60厘米[1][3]。其茎有棱角,分枝较少[6],表面被有银白色丁字毛[1][3]。叶为单数羽状复叶,小且对生[7][6],其托叶钻形;小叶4-6对,呈倒卵状长圆状或倒卵形[1][3]。花朵为粉紫色[8],几乎全年有花[9],为总状花序,长2.5-5厘米,通常长于叶腋,靠近近端无总花序梗[1][7];其花为蝶形,疏生[7]。木蓝果实为荚果,线形;每荚有5-10粒种子;种子近方形[1][3]。内果皮具有紫色斑点,果期为10月[10][9]
木蓝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天然染料植物,其叶中含有大量靛[dài],可提取靛蓝素,用于食品加工或服饰染料[11]。木蓝还是一种很好的固氮植物,木蓝可以增加土壤含氮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12]。其茎叶可入药,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13]

名称由来

唐代苏敬《新修本草》记载: “蓝实,有三种: 一种围径二寸许,厚三、四分,出岭南,云疗毒肿,太常名此草为木蓝子。[14]”其中列出的第一种被称为“木蓝子”的蓝草便是木蓝,此处为木蓝名称的初次记载[15]。据学者考证,木蓝因其茎枝木质化而得名[8]。又因为其叶形状与其同科的槐相似,故又被称为槐蓝[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