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吻兽-抖音百科
吻兽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标志性装饰物。它通常被用来装饰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物,置于建筑正脊或垂脊部位,具有驱邪避凶、保护建筑物安全、冀求丰衣足食和人丁兴旺的象征意义。[1]吻兽的形象通常出自于动物原形并经过艺术加工而形成,造型多样。[2] 《唐会要》中记载,汉代的柏梁殿上已有“鱼虬[qiú]尾似鸱[chī]”一类的东西,其作用有“避火”之意。晋代之后的记载中,出现“鸱尾”一词。中唐之后,“尾”字变成“吻”字,故又称为鸱吻,官式建筑殿宇屋顶上的正脊和垂脊上,各有不同形状和名称的吻兽,以其形状之大小和数目之多少,代表殿宇等级之 高低。[3] 中国最大的吻兽在故宫太和殿的殿顶上,由13块琉璃件构成,总高3.4米,重4.3吨,是中国明清时代的的作品。[4][2] 历史溯源
吻兽最早的可追溯到周朝,在《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建筑中就有吻兽,最早的正吻图案见之于汉代的阙、祠和明器上。中国发现的有明确纪年的最早吻兽是西汉年间所造,1960年出土于湖北省沙市郊区,其瓦内壁上刻着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的字样,距今已经21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