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王朝

拿破仑重返帝位的一连串事件
百日王朝指拿破仑一世第二次统治法国时期,因从1815年3月20日到持续到6月22日,大约百日,故而得名。[1]
1815年3月20日,复辟的波旁王朝尚不稳固,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上争执不休。拿破仑趁机从流放地厄尔巴岛逃出,进占巴黎,重建王朝。[1]拿破仑进入巴黎的消息传到维也纳后,为了扼制其东山再起,英、俄、普、奥、萨丁五国及荷兰比利时德意志等一些小国成立了第七次反法联盟。[2]6月18日,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被第七次反法同盟军击败,6月22日第二次宣布退位,[1]百日王朝宣告结束。[2]拿破仑后被流放大西洋南部的圣赫勒拿岛。[1]

简要介绍

日期
关键事件
2月26日
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
3月1日
拿破仑在昂蒂布附近登陆。
3月13日
维也纳会议宣布,拿破仑的王位是非法的。
3月14日
元帅内伊曾经说会将拿破仑用铁笼子关住,押回巴黎,但他最终仍带着6,000名士兵投靠了拿破仑。
3月15日
拿破仑的妹夫和那不勒斯王缪拉在得知拿破仑越狱后,为了他的王位向奥地利宣战。
3月17日
第七次反法同盟成员英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协定各派兵150,000人以终结拿破仑的统治。
3月20日
拿破仑重返巴黎——百日王朝开始。
4月9日
缪拉试图帅那不勒斯军强渡波河。然而,他在奥基奥贝洛战役中被击败,因此在余下的战争中,那不勒斯军不得不全面撤退。
5月3日
Bianchi的奥地利第一军在托伦蒂诺战役中决定性地击败了缪拉。
5月20日
在缪拉逃往科西嘉岛后,那不勒斯的将领向奥地利求和,而后签署了Treaty of Casalanza。
5月23日
费迪南四世恢复了在那不勒斯的王位。
6月15日
法军跨过国界线进入United Netherlands(于今比利时)。
6月16日
拿破仑在里尼会战中击败布吕歇尔。同一时间,内伊元帅和威灵顿公爵在四臂村之战的结果却是难解难分。
6月18日
滑铁卢难分难解的激烈战斗后,威灵顿和布卢彻彻底击败了拿破仑的法军。同时进行的瓦尔夫战役持续到第二天,Grouchy元帅获得了对Johann von Thielmann的毫无意义的胜利。
6月21日
拿破仑返回巴黎。
6月22日
拿破仑宣布让位给他的儿子。
6月29日
拿破仑离开巴黎前往法国西部。
7月7日
格拉夫·冯·齐腾的普鲁士第一军进入巴黎。
7月8日
路易十八的王位恢复——百日王朝结束。
7月15日
拿破仑向HMS Bellerophon的梅特兰船长投降。
10月13日
缪拉于五天前到达皮佐,希望恢复他的统治,而后在那里被处死。
11月20日
巴黎和约签订。
野心勃勃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因被反动联军打败,1814年3月被流放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但是,他没有死心,时刻想卷土重来。他的亲信通过各种渠道,将国内和国际的情况报告给他。当他知道法国人民对波旁王朝的黑暗统治不满,不断地进行反抗,他心里暗暗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