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medical speciality)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专业。它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生命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一种学科,也是促进病患恢复健康的一种专业。学制一般为3年、4年、5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或理学学士学位,工学学士学位。[1][6][2]
中国的现代医学教育起源于清末时期的教会医学校,最早是聘请国格拉 斯哥大学外科学硕士、来华传教士德贞到北京同文馆科学系任教授,讲授医学。民国时期,创办了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了《大学令》,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高等考试令》《修正大学令》等法律文件。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开始大量发展3年制的医学专 科。1966年-1969年,医学院全面停止招生。1978年,部分医学院恢复8年制招生。21世纪以来,国家教育部、卫生部根据《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确定的目标,逐步批准部分学校试办8年制医学教育。[7][8] 截至2023年6月,中国医学专业分为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法医学、医学技术类等类别。中国医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医学研究、医学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截止2023年6月,全国开设医学专业的大学有291所。[9][10][11][6] 专业发展
1894年-1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