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shē]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746385人(2020年)[2],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等六省一百多个市、县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他们自称“山哈”。唐代时,畲族人民被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畬民”和“輋[shē]民”两词并用的称呼。元代以来,“畬民”逐渐被作为畲族的专有名称,普遍出现在汉文史书上。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读音方便,改“畬”为“畲”,并正式把“畲族”确定为统一的民族名称。[1] 关于畲族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的武陵蛮;另一种认为畲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另外还有广东凤凰山等其他几种起源说。早在7世纪初,畲族就已在闽、粤、赣一带生息、繁衍、劳动。隋唐时期,畲族先民主要生活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宋朝时畲族已处于封建社会,宋末由于战乱,畲民开始迁徙。公元14世纪,许多畲民经过不断迁徙而定居在闽东、浙南和赣东北山区,和当地的汉族人民一起开发山区经济。明清时期,畲族大量迁往汉族地区,最终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1] 畲民信奉传说中的历史人物、民间俗神、道教与佛教神灵,以及石神、树神等自然物体演化的神灵。畲族的信仰民俗,最具特色的是盘瓠[hù]信仰。[3]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畲语和汉语的客家方言很接近,但在广东的海丰、增城、惠阳、博罗等地的极少数畲族使用接近瑶族“布努”语(属苗语支)的语言。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在日常生活中,各地畲族皆通晓当地的汉语方言。[1] 畲族拥有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以及生活习俗,民间文学和艺术、民间工艺美术极富特色,而居住、饮食、服饰、婚丧、节日、祭祖等民俗则体现了畲族的传统和传承。[5]畲族现代农业、工业、林业、牧业、渔业、旅游业、贸易等发展迅速,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优势,此外,交通、邮电、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体娱乐设施也不断丰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