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具,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可以随身携带的简单手工具。又称手工农具。由竹、木、荆柳、钢铁等材料制成。中国小农具的品种、规格多样,包括用于耕整地、种植、施肥、中耕、灌溉、收获、脱粒、清选、加工、运输、园林管理等项作业的各类小农具,每类小农具又有许多规格品种。
历史
小农具
中国使用小农具的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已有耕翻土壤用的石器农具。战国时代有了锄、镰、铲、锸[chā](即锹)、䦆[jué]等多种铁制小农具。以后根据各地的自然气候、土壤性质、作物种类、耕作栽培技术、使用者操作习惯和社会经济条件,又不断地有所创造、改进,有些仍在大量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种小农具在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小农具的年平均产量达4~5亿件,其中铁制小农具约占2/3,最常用的锨、镐、锄、镰4种,占铁制小农具的一半以上。一些优质小农具还远销世界各地。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小农具的材料、制造工艺和使用性能也正在进一步提高。中国应用较广的几种小农具的结构、性能如下述。 分类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