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胆草

菊科地胆草属植物
地胆草(学名Elephantopus scaber L.),又名苦地胆、地胆头、鹿耳草,为菊科Asteraceae地胆草属Elephantopus多年生草本植物;[1]地胆草对光照适应能力较强,偏喜阳,[3]常生于开旷山坡、山谷林缘、疏林地林下、河湖滩地、路旁、草甸等海拔400~1700米,具有一定植被覆盖的潮润地区。[4][5]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于美洲亚洲非洲热带地区,在中国主要产于浙江台湾湖南广东云南等省区。[2]
地胆草高20~60厘米,根茎平卧或斜升;[2]茎直立,粗壮;[6]茎叶少,向上渐小,呈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4]头状花序在枝端束生成球状复头状花序,全为两性花,花粉红色或淡紫色;[2][6]瘦果长圆状线形,具棱,被短柔毛;冠毛污白色,基部宽且扁,[2]花期为7~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2月。[6]
地胆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扁桃体炎等症状;[6]同时其根系香味独特,且兼具药用功效,在中国南方地区多被用作食材。[7]地胆草还可以在橡胶林和柑橘地中套种栽培,提高种植园的经济效益。[8][9]

药用历史记载

地胆草最早记载于北宋政和年间《圣济总录》卷二十三之“必效散”,后又载于南宋的《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张涣方之“二肝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