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鼬

鼬科鼬属的一种哺乳动物
1
4
[yòu]学名Mustela eversmanii),别名:艾虎、地狗[3]等,为食肉目鼬科鼬属动物。雄性体长约29~46厘米,体重0.75~1.2千克雌性体长约33.5~40厘米,体重0.4~0.8千克。[4][8]其吻较长,上唇、鼻周和下唇多为白色;眼周和两眼呈棕黑色,耳短圆;[9]其体型呈圆柱形,[10]毛被蓬松,[9]呈暗褐至浅黄褐色,四肢与尾部较短,毛黑色,尾巴较细。[3][11]生存期约5年。[6]
艾鼬在亚洲北部及中部、欧洲等均有分布,其分布范围从中国、蒙古和西伯利亚东南部,穿过中亚俄罗斯南部和格鲁吉亚北部到欧洲中部。[2][12]艾鼬常活动于高原的开阔山地、森林、草原等地。[11]
艾鼬是鼠类的天敌,因其大量捕杀鼠类,故有助于鼠害防治;[4]其肉和脑髓可作为中药;[9]皮毛珍贵,人工饲养艾鼬具有较大经济价值。[6]
2015年,艾鼬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2],虽然艾鼬在ICUN红色物种名录中为无危状态,但是在部分国家区域红色名录类别中仍然被视为需要保护的物种。[12]

研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