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

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
太阳(英文:Sun)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占据太阳系中99.86%左右的质量,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和其它星球一样,有自己的寿命,从诞生到成长,再到衰老,再到最后的消逝,存在至今约45亿年。[1]其圈层结构分为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由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等组成,[7][8][9]关于它的起源,具有星云说俘获说灾变说等迷之说法,[10][11]经历幼年、青年、中年、老年等生命历程,[12]其强大的引力使所有行星以及其他在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其周围运转,[13]出现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日珥等活动现象,是一个很大的发光等离子体,由氢气转变成氦气,从而产生巨大的能量,[14]所产生的能量以辐射方式向宇宙空间发射,其中二十二亿分之一的能量辐射到达地球,成为地球上能源(光和热)的主要来源。[1]

基本参数

年龄
约4.57×109[1]
太阳与地球的质量比
332946.0[15]
太阳与地月系的质量比
328900.5[15]
表面脱离逸速度
约618公里/秒[1]
274m/秒2[15]
地球附近太阳风的速度
约450公里/秒[1]
平均距银河中心距离
(R)等于31.4×101公里[5]
活动周期
太阳黑子数及其他现象的准周期变化,约为11年的周期[1]
直径
约139.2万公里(地球直径的109倍)[1],半径:696265公里[15]
体积
约1.412×1027立方米(地球体积的130万倍)[1]
质量
约1.989×1030千克(地球质量的33万倍)[1]
总辐射功率
约3.83×1026焦耳/秒 [1]
S=1.374×10w/m2[16]
在一年中随季节而变,夏至为+23.5°;冬至为-23.5°;春分秋分为0°[3]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和冬至日的赤经各0°、90°,180°及270°[4]
温度
核心区位约1560W℃左右,日冕约500W℃左右,表面约6000℃左右[1]
日地平均距离
1.49598970×1011(1亿5千万公里)[1]
日地最远距离
1.5210×1011[1]
日地最近距离
1.4710×1011[1]
密度
通用的平均密度约为1.4克/厘米,比水大一些,但是太阳里外的密度是不一样的,它的外壳大部分为气体,密度很小,但是越往里面,物质越稠密,密度越大。核心的密度可能为160克/厘米,是钢的密度的近20倍[1]
可视亮度
太阳的星等是-26.8等,表示太阳的亮度是一等星的25倍,月球的亮度是一等星的2.536倍。通过计算(借助对数表),太阳的亮度是全月亮度的437000倍[2]
自转周期
赤道上自转周为25天,在纬度45°处需28天,在纬度80°处长达34天[5]
公转周期
速度很大,由于太阳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因此,它处在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是不同的。当前太阳公转的速度约为220~250千米/秒,是地球公转速度的8倍[6]
光度(Lsol)
L=4πr2S=3.826×1026W,其中r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AU,一般把太阳的光度作为恒星的光度单位[16]
总能量的99.9%集中在0.2~10um波段,即太阳的主要能量都集中在电磁辐射的可见光波段[16]
倾斜角
当地球绕着太阳转动时,地球也在自转,地球自转的轴心与太阳有一个倾斜角,在6月21日这天,北半球这个倾斜角最大,为南倾23.5度,这时北半球承受最多的阳光,昼最长、夜最短,称为夏至。在12月22日,北半球对太阳的倾斜角为北倾23.5度,这时北半球承受的阳光最少,昼最短、夜最长,称为冬至。由冬至到夏至,倾斜角为0度时,为3月21日,此时南北半球承受一样阳光的强度,称为春分,同样的道理,从夏至冬至,在9月23日倾斜角为0度时,称为秋分。这也是春、夏、秋、冬四季的来源的依据[17]

圈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