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

中国当代作家
毕飞宇(1964年1月—),中国当代作家、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1][2][4]
1964年,毕飞宇出生于江苏兴化杨家庄。[6]1987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任职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从教之余开始写作,1991年在《花城》发表中篇小说处女作《孤岛》。[3][7][8]1992年任职于《南京日报》,但毕飞宇作为记者,却认为自己写不了新闻稿,做“记者”的这段日子非常痛苦,终于在1998年7月,转到《雨花》文学杂志任职编辑,截至到这一年,已经发表了不少作品且获得文学奖项,如1996年发表在《作家》杂志的《哺乳期的女人》,同年这部作品在首届鲁迅文学奖中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9][7][10][11][3][12]
1995年至2000年,毕飞宇不断反思自己的文学创作,逐渐从历史冥想、哲理思辨转到聚焦于都市生活与现实生存,由先锋向写实风格转变。[12]2000年发表《青衣》,小说讲述的是女演员筱燕秋对青衣艺术和表演的痴迷与执着追求,最终却以悲剧结束的故事,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毕飞宇转向写实风格的标志。随后创作的“三玉”系列作品(《玉米》《玉秧》《玉秀》)以及长篇小说《平原》,承续这一风格特点,增加了更多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2008年,毕飞宇的长篇小说《推拿》问世,小说通过展现视障群体封闭的世界,去反观所谓“常人”的世界,窥到了当下社会的生存境遇与精神向度。[13][14][7]2017年开始,毕飞宇的《小说课》、[15]再版书《平原》《小说生活》相继出版。[2]2023年5月《收获》第3期长篇小说中收录了毕飞宇的《欢迎来到人间》。[16]7月,毕飞宇的《欢迎来到人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7]
毕飞宇是一位高度注重文体实验的作家,在小说语言、节奏和形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追求。[18]2003年,在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中毕飞宇的《玉米》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0]2010年凭借《玉米》获英仕曼亚洲文学奖[19]同年,法文版《平原》获得了法国世界报》文学奖。[20][15]2011年毕飞宇的《推拿》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1][19]2023年1月8日,毕飞宇授予“2023名人堂年度人文榜·十大作家”称号。[22]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