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收资本(英文名:Paid-in Capital[1])是指投资者根据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方式,将各种财产作为投入企业的资本。实收资本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代表了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2]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是指投资者出资或股东股份在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比例。这个比例决定了投资者或股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权力和参与程度。同时,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也是企业分配利润或股利的依据,并在企业清算时确定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3]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投资者在进 行实收资本投资时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来投入资本。[4]其中一种途径是使用现金资产进行投资,也就是直接以货币形式投入资本。另一种方式是使用非现金资产进行投资,如以物品、房产等有价值的资产进行投资。此外,在国家所规定的比例范围内,还可以使用无形资产进行投资。无形资产是指不能触摸到的、无形的但有经济价值的资产,例如专利权、商标权等。[4] 当股东向企业认缴注册金时,会计应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实收资本(相应金额)。该方法是当前最常见的处理实收资本的方式之一,符合大多数有权获得注册金的公司的需求。[5]当股东以实物形式(如房屋、机器设备等)向公司投入资产时,会计会按照评估确认价值的原则,在固定资产账户借方记录金额,而在实收资本账户贷方记录相应的金额。这种方法用于处理固定资产的再投入,例如用于扩大公司规模或提升生产能力。此外,股东投入无形资产时,会计会按照评估确认值的原则,在无形资产账户借方记录金额,而在实收资本账户贷方记录相应的金额。[5] 实收资本概述
实收资本及其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