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斗指午,于公历6月20~22日交节,太阳到达黄经90°时开始[2],在传统文化的二十四节气中,二至(夏至、冬至)是四季变化过程中重要时令节气,也是天体运动过程中阴阳交替之节令[3]。 夏至,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6]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7]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同时,气温仍将继续升高,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速度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量均较多。[5]夏至以后,午后常常形成雷阵雨天气。在中国的华南地区及东部地区,夏至以后容易出现伏旱天气。[8] 夏至时节,中国各地都掀起了农忙的高潮。[8]夏至又是中国最早的节日,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9][10]民间还有吃“夏至面”说法,[11]民间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12]采用放荷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13]有给牛改善伙食等有趣的风俗习惯。[14]
节气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