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树

木棉科木棉属植物
1
4
木棉(学名Bombax ceiba L.),别名攀枝、斑芝树、斑芝棉、攀枝花英雄树红棉,为锦葵科Malvaceae木棉属Bombax)的落叶大乔木[2][1]。木棉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非尼泊尔菲律宾、中国等国家[1][3],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江西福建台湾等省区亚热带[1][3],木棉生于海拔1400(~170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及稀树草原,也可生长在沟谷季雨林内[1],以生长在微酸性至中性肥沃土壤为宜[4]。花期3~4月,果夏季成熟[1]
木棉为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灰白色。幼树的树干通常有粗刺,呈圆锥状;分枝平展。掌状复叶互生,呈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稍呈尾状,基部阔或渐狭,羽状侧脉,其间有1条较细的2级侧脉,二面微凸起;托叶小。花单生枝顶叶腋,通常红色,有时橙红色;萼杯状,外面无毛,内面密被淡黄色短绢毛,萼齿呈半圆形,花瓣肉质,呈倒卵状长圆形;雄蕊管短,花丝较粗;花柱长于雄蕊。蒴果甚大,呈长圆形,密被灰白色长柔毛和星状柔毛。种子多数,呈倒卵形,黑色,光滑,藏于白色毛内[1][5]
木棉一般采用的是混纺技术,可以将木棉制成服装面料、救生衣材料等。木棉可用于食品工业、制作蒸笼、箱板、包装材、火柴梗、造纸原料等。种子油可作润滑油、制肥皂[1][6]。木棉以花、树皮、根入药。木棉的花主要用于治疗肠炎痢疾等疾病,在夏季,可用作凉茶饮用。木棉的树皮主要用于治疗跌打肿痛、风湿痹痛等疾病。木棉的根主要用于治疗胃痛颈淋巴结结核等疾病[5]。木棉可用作园庭观赏树、风景树、行道树[1][6]。木棉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木棉叶能在白天蒸腾水分,降低周围大气温度,增加湿度;其树冠还能够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6]

名称由来

木棉在中国历史上有有许多别名,如吉贝古贝、斑枝花、攀枝花、红棉等。《本草纲目》云:“交广木棉,树大如抱[7]。其枝似桐……今人谓之斑枝花,讹为攀枝花。”《宣统琼山县志》记载:“木棉一名斑枝,言花开时枝皆斓斑也。或以为即攀枝,然攀枝生于中原,其树小,木棉生于岭南,其树大,毕竟当分为二种。”该文献将攀枝花和斑枝花区别为两种,但目前其他大多数论著并未将木棉与斑枝花、攀枝花进行区分,现代的多数植物学著作也仍将斑枝花、攀枝花都列为木棉的异名。“古贝”在历史上也曾指木棉,源自于海南黎族对木棉的称呼,也有人认为是源于古印度的梵文,到了近现代,吉贝则用于指和木棉同科不同属的另一物种Ceiba pentandra,亦即美洲木棉、爪哇木棉。还有人谓木棉的另一个古称为“苍梧”,其来源是清张渠《粤东闻见录》:“木棉即刺桐,古谓之苍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