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纂

十六国时期后凉国君主
[zuǎn]东晋十六国时期后凉君主,字永绪,略阳(今甘肃省天水市)人,氐族,生年不详,于隆安五年(401年)去世。他是后凉武懿帝吕光的庶长子[4],与后凉隐王吕绍为异母兄弟 ,生母为赵淑媛。[1][5]
吕纂从小就不喜欢读书,爱好打猎,常常结交公侯们一同游乐。太安元年( 386年) ,其父吕光授予他虎贲中郎将的官职,封秦州刺史,进爵太原公。[1][6]
隆安三年(399年),吕光病重,临终任命吕纂为太尉辅佐吕绍。吕绍继位不久,吕纂便在其弟吕弘的建议下发动政变,吕绍被逼自杀,随后吕纂继位,改年号为咸宁。之后吕弘又发动政变,最终兵败被杀。[1][7]
内部平定后吕纂出兵讨伐南凉,兵败无功而返,从此整日游猎,沉迷酒色,众大臣苦劝无果。隆安五年(401年),吕超与吕纂同游时发动政变,刺杀吕纂。随后吕隆即位,追赠吕纂谥号“灵皇帝”,并将他安葬于白石陵(今甘肃武威市)。[2][1][5]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