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310年),字玄泰,渊后呼延氏所生,[1][2][3]是汉高祖刘渊之子,也是前赵国君。他出生于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市),是匈奴族人。刘和年少时就展现出雄伟刚毅、好学早成的特点。他曾担任大司马,并被封为梁王。在永嘉四年(309年)正月,他被册立为太子。然而,刘和猜忌诸王,驭下无恩,试图铲除刘聪等势力,结果反被刘聪所害。刘和即位后不久,便被刘聪所杀,刘聪取代了他的帝位。[4][5][6] 简介
刘和身高八尺,长得雄伟刚毅,仪表堂堂,好学而早成,学习《毛诗》《左氏春秋》《郑氏易》。[7]
永嘉四年(310年)正月,刘渊立刘和为皇太子[8],刘和成为太子之后,在内多猜忌,对下属没有恩德[9]。同年七月,刘渊病卒,刘和以太子的身份继位。 刘和素性猜忌,纳谗言欲除其弟楚王刘聪,反被刘聪反击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