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托邦-抖音百科
《乌托邦》(Utopia),全名《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首版于1516年。该书为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所著,乃空想社会主义的滥觞。全书都以拉丁文写成,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叙述了英王统治下政治和社会的种种黑暗,第二部分承接前文,全面描绘乌托邦这一理想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作者关于未来的美好构想都平铺于此。[1] 莫尔在书中积极地为劳苦大众发声,体现了其人文主义情怀,这也成为《乌托邦》在百年之后享有盛名的原因之一。普列汉诺夫称该书为社会主义“思潮的起点”,尽管书中的美好社会如同漂浮在空中一般,但是其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深刻揭露、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系统描绘,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构成的重要来源。《乌托邦》中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四个提法:公有制度、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民生幸福,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指明前进方向。[2] 书名
“Utopia”的原文是作者托马斯·莫尔生造的一个词,由希腊语词根“ou”和“topos”组成,而“ou”这一词根 具有双重意义。其一为“ou”表示“乌有的、不存在的、不可能实现的”;其一为“eu”表示“优美的、理想的”。因此,“Utopia”即是指一个极其完美的、处于优异理想中而不可能实现的社会,这既对应了该书的全名,又说明了其空想的本质。《乌托邦》最早是严复由“Utopia”音译而来的。中国学者高放根据第二意义以及该词的发音提出,将该词音译为“优托邦”。[1][3] 成书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