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语:Latvijas Republika,英语:The Republic of Latvia),简称拉脱维亚,是位于欧洲东北部的议会民主制国家,[6][1][10]“波罗的海三国”之一(其他两个国家为立陶宛和爱沙尼亚)。[36]国土面积6457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为62113平方千米,国界线总长1862公里,海岸线长度496千米。[5]2023年,拉脱维亚人口188.2万,全国共有150多个民族,[37]其中拉脱维亚族占总人口的62%,[15]首都里加,官方语言为拉脱维亚语,通用俄语。[1] 拉脱维亚国土大半为平原,东部和西部有低丘起伏,平均海拔87米,[38]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寒冷多雪,夏季凉爽多雨,[8]年平均降水量732毫米,境内河网稠密,湖沼广布。[38]拉脱维亚全国森林面积达349.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9.9%,森林覆盖率位居欧洲第四。[39]拉脱维亚历史悠久,公元前3000年左右,拉脱维亚人的祖先就已经定居在波罗的海的东岸。[40]10世纪时,拉脱维亚人建立封建公国,12世纪末至1562年,被日耳曼十字军侵占,后归属利沃尼亚政权。1583年至1710年,拉脱维亚先后被瑞典、波兰立陶宛联邦瓜分。1710年至1918年先后被俄罗斯帝国和德国侵占。1918年11月18日,拉脱维亚宣布独立。1940年8月5日并入苏联,成为其加盟共和国。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共和国宣告恢复独立。[38]独立后拉脱维亚于1991年加入联合国,[41]2004年3月29日成为北约成员国,2004年5月1日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