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丕

十六国时期前秦第四位皇帝
苻丕(公元354年~386年)[1][2],十六国时期前秦第四位皇帝,公元385—386年在位,字永叙(一作永叔)[3][4],略阳临渭县(今甘肃秦安东南)人, 氐族,宣昭帝苻坚庶长子[5]
苻丕年少就聪慧好学,博综经史。[6]升平元年(前秦永兴元年,公元357年)被册封为长乐公,历任使持节、征东大将军雍州刺史尚书令太元三年(前秦建元十四年,公元378年),授命攻打襄阳,迁冀州牧。同年镇守邺城,收服民心。[7][3]
太元十年(前秦建元二十一年,公元385年),得知苻坚死讯,苻丕在晋阳称帝,改年号为太安[8]。聚集民众,发檄文讨伐姚苌慕容垂,得到四方响应。[9]
太元十一年(前秦太安二年,公元386年),与慕容永交战于襄陵,战败后因猜忌大司马苻篡,带兵逃奔东垣 (今河南新安县)[10],为东晋扬威将军冯该所杀。苻登即位,追谥苻丕为哀平皇帝。[3]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