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Typhoon),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1]按其底层中心最大风力,中国把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其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分为6个等级;发生在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强热带气旋称为飓风。[2] 台风是一种快速旋转的风暴,主要分为三层结构,内层是低压中心“风眼”,呈现出低气压,少风或无风、晴天少云的天气状态;中间层是风墙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天气对流现象,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外部是螺旋雨带,由外向内气压逐渐下降,风速增大,多伴随阵性降水。北半球的台风呈逆时针方向吹,南半球的风呈顺时针吹。[2][3] 台风常引发强风、巨浪、暴风雨、洪水、风暴潮、龙卷风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其丰沛的降水也可以缓解沿海地区高温天气和改善地区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台风还使世界各地冷热保持相对均衡——赤道地区气候炎热,若不是台风驱散这些热量,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温带也会从地球上消失。[4][5]
词源
中国古代曾称台风为颱风、飓风、旧风、黑风等,关于“台风”一词的来历,学术界尚有一定争议,大体有5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