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学名: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 (Bunge) Hu ex H.F.Chow)[1],别名棘,棘子,野枣,山枣,葛针[2],是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植物[3]。原产于中国北方[4],据史料记载已有8000年的历史。[5]法国、希腊、意大利、日本、巴基斯坦、朝鲜及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都有引种[6][3];在中国分布华北、西北及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地。本种喜温暖干燥的环境,生长于海拔1700 m以下的向阳或干燥的山坡、山谷、丘陵、平原、路旁以及荒地,低注水涝地不宜栽培,对土质要求不严,以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长势旺,[7]播后一般3年结果[8][9][10]。 本种常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4m。小枝呈“之”字形弯曲,褐色,托叶刺有2种,一种直伸,另一种常弯曲。叶互生,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花黄绿色,2~3朵族生于叶腋。核果小,近球形或短矩圆形,直径0.7~1.2厘米,熟时红褐色;具薄的中果皮,味酸,核两端钝,果实类型多。花期6~7月,果期8~9月[11][12]。 酸枣因果肉酸甜可口,故名酸枣。[5]酸枣的营养价值很高,也具有药用价值,酸枣作为食品,果实肉薄,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及钾、钠、铁、锌、磷、硒[xī]等多种微量元素,可生食或制作果酱[11][13]。去果肉后酸枣仁还是中国35中名贵中草药之一[14][15],用于虚烦不眠,惊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等症[16]。其主产区位于中国太行山一带,以河北南部的邢台为主,素有“邢台酸枣甲天下”之美誉,是中国最大的酸枣产业基地[17]。同时酸枣花芳香多蜜腺,为华北地区的重要蜜源植物之一[8][11]。枝具锐刺,常用作绿篱[11]。 植物历史
历史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