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后之乱

历史事件
韦后之乱,指的是唐中宗皇后韦氏的专权乱政。[1]景龙四年(710年)夏季,专擅朝政的韦皇后毒死中宗,立李重茂为帝(少帝),临朝称制[2]
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每临朝,韦后即置幔坐殿上,预闻政事。中宗任用曾为武则天掌文书的昭容(宫中女官)上官儿主持述诏令,以武三思为相。传说武三思与韦后、上官婉儿私通,韦后的爱女安乐公主嫁武三思子武崇训,恃宠专横,权重一时。当时朝中形成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3]
景龙四年(710年)韦氏恐其丑行暴露,安乐公主欲韦氏临朝,自为皇太女,遂合谋毒死中宗韦后临朝摄政,立李重茂为帝,史称少帝。韦后又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街军队,并欲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临淄王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与太平公主(武则天女)发动禁军攻人宫城,杀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诸韦子弟,迫少帝让位,立相王李旦(李隆基父)为帝,是为睿宗。韦后之乱,终告结束。[3]

简介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中宗即位。次年,立韦氏为皇后,之后,中宗被武则天废黜,迁于房州(今湖北房县),韦氏随行。期间夫妇二人同经风雨,故中宗韦后有极高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