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时期竺法护翻译的佛教经书
《佛说盂兰盆经》,又称《盂兰盆经》《盂兰经》,是由中国西晋时期的译经家竺法护翻译而成的一部佛教经书,这本经书属于佛经中的方等部经典,收在《大正藏》第十六册,全本只有一卷。经书全文讲述了佛陀的弟子目连以天眼通见其母堕饿鬼道,向佛祖求教方法后,在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百味饭食等供养三宝,最终令他的母亲脱离苦难的故事。中元节也源自于此经书。[1][4][2]
这本佛经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将佛经翻译结合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后世人也因此效仿《佛说盂兰盆经》习俗,于七月十五日举行法会以此供奉三宝、来感谢并回报父母的恩情,称为盂兰盆会、盂兰盆斋,后变为祭祀鬼神的中元节。[4][5]更有目连救母的各类变文,以及戏剧形式产生,为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6][7]

书名

《佛说盂兰盆经》,梵文名为Ullambana-sutra,“盂兰盆”三个字是梵Ullambana翻译而来,又读音为乌兰婆拏,义译为“倒悬”。[5]竺法护当初在翻译时将bans译为“盆”,不只取字音近似,而且取其作为容器的字义,将语音与字义以及故事相结合,完成佛经翻译的本土化特色。该经最早著录于南朝梁僧祐的佛教目录专著《出三藏记集》卷4《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当时将其归于失译人之列,时代不明。[4][5][2]而关于相关衍生的中元节,到北齐时就有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终制篇二十》中记载中元节的风俗,所以推测从经文理论到形成的节日习俗尚需一个过程,而由此推断《盂兰盆经》至晚东晋时期已经出现。隋代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6最先题西晋竺法护译,唐代[]开元释教录》卷2遵之,后世各种《大藏经》均遵此题,常记为《盂兰盆经》。[4][5][2]

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