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奕

东晋皇帝
司马奕(342年——386年10月16),[1]延龄晋成帝司马衍周贵人(后为周太妃)[2]之子,晋哀帝司马丕同母兄弟,晋朝第十一位皇帝,东晋第七位皇帝。[3]
咸康八年(342年),司马奕出生,被封为东海王升平五年(362年)被改封为琅琊王,此前二十年间先后担任散骑常侍、镇军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位。兴宁三年(365年),晋哀帝去世,无子嗣,于是司马奕受褚太后诏令继位,[4]年号太和。[5]太和六年(371年)11月,桓温利用床[]之事向褚太后诬陷司马奕,之后司马奕被废为东海王,后再被贬为海西公,史称晋废帝。[4]
太元十一年(386年)10月,司马奕四十五岁,在吴国去世。司马奕在位期间,对内实行两次大赦,对外与北方的前秦苻坚前燕慕容暐等少数民族政权发生交锋,互有胜负。[4]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