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

四川省宜宾市下辖县
[gǒng]县,四川省宜宾市下辖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位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幅员面积1149.5平方公里,[3]辖10镇3乡,17个社区、162个村,截至2024年末,珙县常住人口为32.7万人,[4]人民政府驻巡场镇滨河西街南一段190号。[5][2][a]
珙县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春早冬暖,湿度偏大。[2]珙县主要有南广河洛浦河,统属长江水系[6]从珙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石斧”分析,在殷商或者更早时期珙县地界就有人类活动。史料记载,先秦时期即有僰[bó]人等居住于此,属于“僰侯国”的中心区域,因此,珙县今亦被称为“古僰国”“古僰之乡”“古僰圣地”或“僰乡”“僰都”“中华僰人故里”。汉为南广县境,宋为罗计。1362年,改下罗计长官司(今珙泉镇)为珙州(西南有珙溪遂为州名,亦说唐置巩州,巩近珙)。1371年,降州为县,名珙县,沿袭至今。清为叙州府辖县。民国为四川省辖县。1949年12月10日,珙县解放,属宜宾辖县。[4][7]
2023年,珙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6.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6%。[5]截至2023年,珙县共有群众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7个,电影院1个,艺术表演团体146个,图书馆1个,各级各类学校117所,医疗卫生机构264个。[8]其风景名胜主要有僰人悬棺、蜀南温泉、鹿鸣茶海、龙茶花海等。[9]珙县曾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等称号。[4]

地名由来

曹学佺在《蜀中广记》说:“珙县,西南夷部罗计、罗星地也。唐为羁縻萨、巩二州。‘巩’音近‘珙’,故名。或曰:‘珙,玄玉也。’有石似之。”珙县得名一说是唐置巩州,当时在全国还有好几个地方都以巩州命名,巩近珙,为了有所区别,将巩州改为了珙州,明洪武四年(1371)降珙州为珙县。二说是因境内多珙石、西南有珙溪而得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