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辖地级市
本溪市(Benxi C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东南部的地级市[4]东与吉林省通化市为邻,西与辽阳市接壤,南临丹东市,北靠沈阳[3]介于东经123°34′—125°46′,北纬40°49′—41°35′之间。本溪市总面积8413.96平方公里[3],下辖本溪、桓仁2个满族自治县和4个区,辖18个镇、5个乡(含一个民族乡)等,截止2022年末,该市户籍人口为1402254人[5],城镇化率为71%。[13]市政府驻地平山[11]
本溪市地处山区,气候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宜居住。[14]地面结构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面积占80%,耕地面积占8.7%,水面河道面积占11.3%。[3]地势东部、中部较高,南部较低。[3]本溪地区河流密布,大小河流将近200条,湖泊水流40余个[15]。本溪市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夏、商时期。[16]据史料记载,本溪地区最早出现的城市遗址是太子河畔的威宁营战国遗址;[17]秦时期属辽东郡襄平县。东汉时期曾改属玄菟郡。魏晋及后数百年间归属次更迭。唐时期,属安东都护府辽城州,后属渤海国所辖。元代属辽阳行省辽阳路东宁府辽阳县。明代归辽东都指挥使司所辖。清末,本溪分属奉天府的辽阳州、兴京厅、凤凰厅。1939年(民国28年)伪满政权将本溪湖街、宫原一带从本溪县划出,设置本溪湖市,属奉天省。[16]抗战期间,本溪也是东北抗联重要根据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设置本溪市、本溪县,均属辽宁省。1948年10月,本溪解放并设市,之后,本溪先后由辽宁省、东北行政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管辖,1954年8月又改由辽宁省辖。朝鲜战争时,本溪为重要运输通道。1992年7月25日,国务院批准本溪市为“较大的市”,自此,本溪市发展至今。[16][17]
2023年,本溪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1亿元,比上年增长5.8%。[8]本溪市重要产业包含钢铁冶金和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文化旅游业这三个方面。[9]其中,全市铁矿资源探明储量达108.12亿吨,居全省第一位;用其出产的铁精粉铸造的生铁享有“人参铁”美誉。[18]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了186个医药产业项目,是国内同类园区中唯一同时具备7个国家级品牌的医药产业集聚区,致力于打造辽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9]
本溪市有“绿色钢都”“中国药都”“枫叶之都”的美誉[3],也素有“燕东胜境”之称,拥有“奇洞、名山、秀水、温泉、枫叶、民俗”六大名片,是东北抗联重要根据地,是国内极少数拥有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城市,还是唯一以行政区划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桓仁五女山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此外,本溪市拥有水洞、大峡谷、五女山、枫林谷、花溪沐、关山湖、铁刹山等国家A级以上景区5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7家,省级精品民宿43家。[18]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