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

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
全球城市(Global city),又称世界级城市,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全球城市一词由沙森(Saskia Sassen)于1991年的作品中首创,与巨型城市(又称超级城市,megacity)相对。在西方人眼里,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传统上被认为是"四大世界级城市"。同时,它们也被视为全球资本主义的象征。当然,近些年亚洲部分城市高速发展,某些观点也把诸如香港新加坡等列为全球城市,同时也招致了一些争议。

概念定义

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系统的中枢或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组织结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是21世纪的基本特征。这四个“化”的相互交织和互为推动加速了全球网络的形成,世界成为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网络时代是一个整合的时代。整合的过程和本质是现代市场资源,包括人流、物流、资本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在全球网络中的充分流转和合理配置。在这种要素流转和配置过程中,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不断建立和形成。实际上,格局就是一种配置和组合。当今世界,格局更多地表现为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现实力量、资源要素的综合对比与配置组合。特别是以城市为载体,在全球网络中形成了资源要素流转和配置的一个个结点。这些结点根据等级高低、能量大小、联系紧密程度等要素集结成为一个多极化、多层次的世界城市网络体系。其中,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主要结点城市就是世界城市。

发展简史

德国诗人歌德在18世纪后叶将罗马巴黎称为世界城市。苏格兰人类生态学家P·格迪斯于1915年则将当时西方一些国家正在发展中的大城市称为世界城市,指那些在世界商业活动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城市。1966年,英国地理学家、规划师彼德·霍尔(Peter Hall)把世界城市定义为:那些已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城市。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世界城市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