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秦汉之间出现的地方政权,为项羽所建。公元前206年四月建立,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国祚[zuò]四年。[1]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浙江湖州)举兵响应,随后陈婴、英布、蒲将军等人都率军归附项梁,项梁还拥立楚怀王为名义领袖。[1]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五万在钜鹿(今河北平乡)与秦军决战,大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威震天下,名闻诸侯,被拜为诸侯上将军,拥兵雄厚,达四十余万。次年,项羽在咸阳分封了18个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梁、楚九郡,定都彭城。[1][4][5]刘邦(汉国)、田荣(齐国)和陈余(赵国)等人不满项羽的分封,相继起兵反楚,项羽无法彻底击败反对势力,与其相持不下。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韩信将兵五十万与项羽战于垓下,项羽战败,自刎于乌江。吕马童、杨武、吕胜、杨喜、王翳五人分割其遗体,楚地皆降,西楚政权灭亡。[3]自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起,到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在汜水之北(今山东定陶附近)称帝,中国历史上习惯性地将这4年称为“楚汉战争”时期。[5] 西楚主要控制楚地九郡(具体是哪九个尚存争议)。在政治上,西楚实行分封制。[1]在外交上,该国与汉、齐、赵等诸侯国不和,频繁发生战争。在文化上,该地文化既受楚风之影响,又存有中原遗风,在交融互补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6]该国遗址包括西楚故宫、垓下遗址和项王故里等。[7][8][9] 国号
自古以来,楚国有楚、荆、楚荆、荆楚之称,根据清华简《楚居》中的记载:楚先君穴熊的妻子妣厉,生丽季时难产,剖腹产后死去了,而她的孩子丽季活下来了。妣厉死后,巫师用荆条将其包裹埋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母,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楚”。[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