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中国当代作家李英儒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58年首次出版。该小说主要描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地区团队政委兼县委书记杨晓冬以失业市民的身份打入敌占区,作地下工作的故事。小说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生活和斗争,完整地再现了抗日时期的历史。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艺术构思缜密,故事性强,引人入胜。2019年9月23日,《野火春风斗古城》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内容简介
当时抗日战争处于极艰难复杂的时刻,在上级党的委派下,地区团队政委兼县委书记杨晓冬,以失业市民的身分打入敌占区,作地下工作。同时上级指派城郊武工队梁队长为杨晓冬的外线配合者,共产党员金环为外线交通员。内线力量是高氏叔侄和金环的妹妹银环。高老先生是伪省政府的参议,他侄子高自萍在伪市政府任职,银环是市立第三医院的护士。上级还指示杨晓冬动员自己的母亲做地下交通员。杨晓冬在金环的掩护下闯进省城内,并偶然碰到老战友老韩的儿女韩燕来和他妹妹,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后,就在他们这里住了下来。不久,通过银环的关系,杨晓冬在高宅与高目萍相见,首先谈了自己无合法证件,请内线同志掩护的要求。高自萍态度冷漠,想让杨晓冬先回去。杨晓冬又告诉他近来敌人严密封锁交通要道,组织上想从内部开通一条交通路线,护送同志过路,并托高自萍来做这件事。高自萍脸上不满意,并大发牢骚,埋怨组织没有重用他。还说他与叔父正在放长线钓大鱼,待大鱼上钩后,一声令下,省城四门大开,可让解放区军民排着队开进城来。杨晓冬抑制内心的激愤,离开了高家,与银环来到万家楼东口,被早已等在那里的韩燕来用三轮车接走。高自萍一夜没睡好觉,埋怨银环不该贸然领着杨晓冬到家里来,又觉得自己对杨晓冬这位新来的上级有失检点,决定设法弥补一下。恰巧伪省长吴赞东新兼任警备司令,商会在省城大戏院唱戏祝贺,送给高参议两张戏票。高参议因病不能去,高自萍以为这是个好机会,就让银环请杨晓冬见面。杨晓冬按约定的时间来到戏院,高自萍一反常态,殷勤地与晓冬交谈,说今天一则让晓冬散散心,再则也可看一下这个地区的敌伪上层人物。不一会儿,伪省长吴赞东、日本顾问团的总顾问多田、伪治安军集团军司令高大成及其手下的几个团长都到了,但是由于敌人内部的种种矛盾,日本人走了,高大成也愤愤而去。杨晓冬把高自萍带到休息室外面的平台上,让他细谈他们叔侄的工作,他才说出要策反吴赞东的事。杨晓冬告诉他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对吴赞东寄予厚望。高自萍不以为然,但在谈到护送同志过路的事时,他交给晓冬一枚市政府的铜质证章,说:“路西是治安军的防地,比日本军好说些。带上它,在一般情况下,能顶用。”杨晓冬接过证章,辞别高自萍,回到韩燕来家。杨晓冬接到上级指示,要把隐藏在路东的两位病弱的负责同志,设法在日内送到路西。 人物介绍
小说主人公之一的杨晓冬,是个中级领导干部。原想赋与他高尚的革命品质,创造性的工作才能,和乐观开朗、热情洋溢、谈笑风生的领导形象来描写。后来又没从这方面多着墨,反而在某些生活方面把杨晓冬处理得严肃梗直,想叫他把洋溢于外表的东西减少,含蓄在内心的情感增强。在某些情节上,又受了真实生活的束缚,没有站在更高的角度上作艺术加工,没有把生活的真实上升到艺术真实的境界。但杨晓冬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他能生活在群众之中,过着艰苦朴素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并和他的下级同志们同生死、共患难。每当领受到党分派的任务,他总是不避艰辛,亲临到斗争的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