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

鲿科黄颡鱼属的一种鱼
1
4
[sǎng]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属鲇形目[nián xíng mù]鲿科[cháng kē]黄颡鱼属,[2][10]俗称黄辣丁、黄骨鱼等。[4]头大平扁。吻短。口裂大,下位。须4对。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体背部黑褐色,体侧黄色,并有3块断续的黑色条纹,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1][4]
黄颡鱼属于杂食性鱼类,[9]喜欢在静水或江河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9][1]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在朝鲜老挝越南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也有分布。[7][8]
黄颡鱼耐低氧,最适生长水温为22~28℃。[9]性成熟年龄一般为2龄,[11]产卵期在5~7月。[1]雌鱼体重一般100~150g,怀卵量1850~6895粒。受精卵为沉性,淡黄色扁圆形,黏性较强。水温25℃时,孵化时间约3天。[9]黄颡鱼有筑巢守巢的习性。[12]人工养殖条件下,1龄鱼体重可达150~300g。[9]
黄颡鱼作为新兴淡水养殖鱼类,[13]是中国淡水名优养殖鱼类。[14]2021年,全国黄颡鱼养殖总产量达58.78万吨。江西黄颡鱼均价为26.2元/kg。[15]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