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

中国黑龙江省境内高校
1
4
哈尔滨医科大学(英语: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缩写:HMU),简称哈医大,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1][7],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7]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4]
学校的前身为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4]1949年4月与中国工农红军卫校的中国医科大学一、二分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哈尔滨医科大学。[9]1981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为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医学院校。[13] 2000年5月,鸡西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18]2004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其分校整体搬迁入内。[19]2013年5月,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以及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15][20]  2016年,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批设置本科儿科学专业,学制5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21]202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荣获“科研课题立项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22]
截至2016年8月,学校占地面积236万平方米。[6]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16532人(其中大庆校区8443人),研究生895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311人,硕士研究生6645人),留学生197人,教职工18788人(其中大庆校区51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学校设18个二级院部,8个事业单位、9所附属医院;本科招生专业29个,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48.36万册,电子期刊127.06万册,学位论文1357.53万册,音视频40134.6小时。[7][23]
202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位居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701-800位。[10]202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位居2025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第7位。[10]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