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New Energy Vehicles)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12]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1][13][14]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可实现几乎不产生尾气和发动机噪音,并且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率,也更安静和平稳舒适,[10]并在全球范围了,整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15][16] 19世纪30年代,苏格兰商人罗伯特·安德森研发出世界上第一辆新能源汽车,是一台电动车。1835年,荷兰的布兰达斯设计了第一款小型电动车,他的助手克里斯托弗·贝克则负责制造。1842年,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和苏格兰人罗伯特·戴维森首次使用不可充电电池,制造出了更具实用价值、更成功的电动车。新能源汽车自发明以来,经历了发展、停滞、复苏及创新阶段。[4]截至2022年,在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市场版图上,一批中国汽车品牌抢抓先机,走在了产业发展前端。其中既有小鹏、蔚来、理想、哪吒等互联网造车势力,也有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江淮等传统汽车厂商。在2022年上半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公司排行榜上,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17]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持产销两旺发展势头,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产销量均突破900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18]2024年11月14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也是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19]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超过了2800万辆。[20][a]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1316.8万 辆,比上年增长38.7%,占全球60%以上。[21][22]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迈上千万辆级台阶,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23]2025年1月25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200万辆,连续十年领跑全球。[24]3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首次突破五成,达到了54.1%。[25]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26]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构造主要有:电力驱动控制系统、底盘和车身,其中电力驱动控制系统按工作原理可划分为车载电源模块、电力驱动主模块和辅助模块三大部分;[27]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12]2023年,新能源汽车进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智能化技术取得巨大进步,电池性能也有了巨大提升,产业链不断完善,零配件的配套能力也有所提升。[27][28]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在乘用车中呈增长趋势,[29]商用车的电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30]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受续航里程、配套设施、成本和价格等因素的制约。[8] 简史
新能源汽车从最初的纯电动汽车发展为多种类型 的新能源汽车,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的阶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