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

明朝初年重臣
夏原吉(1366—1430),字维[zhé],明湖广湘阴县归义驿人(今湖南省汨罗市[2],明朝初年重臣、政治家、水利家[3]、理财家[4],明初重要诗文作家[5]
夏原吉早年丧父,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被选入宫中书写制[gào],被明太祖朱元璋赏识。遂[zhuó]升为户部主事建文帝时,充采访使采访福建,任内政治清明,百姓悦服,明成祖即位后,任户部尚书永乐元年(1403),主持浙西、苏松治水,卓有成效。仁宗时封夏原吉为太子少傅,仍任户部尚书,后进封少保,余官如故。夏原吉历仕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在成祖、仁宗、宣宗朝任户部尚书,之后又辅助明仁宗、宣宗,成就“仁宣之治”。以清廉贤能为后人敬仰,朝廷倚为砥柱。[6][7]
宣德三年(1428)九月,因年老得以免除政务,专为国事顾问。蹇义与夏原吉都未入内阁,但名位却先于“三杨”,因而被后世合称为“蹇夏”。[8]
宣德五年(1430年)监修《两朝实录》成,赐太子少保兼太子少傳,上朝致谢,旋卒,归葬于湘阴夏家桥,宣宗令户部免除了夏原吉家族的赋税徭役,并且世代不再征收。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师谥号“忠靖”。[6][7]

生平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