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博物馆

青岛市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青岛市博物馆,成立于1965年,是一座集历史、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同时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00年新馆开放,位于山东省青岛市[5]崂山区梅岭东路51号。[2][1][6]
青岛市博物馆的前身是青岛市地质博物馆,后经山东省青岛市人民委员会同意改名“青岛市博物馆”。最初馆址位于大学路南端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红十字会旧址,1996年随着青岛市政治、经济重心的东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青岛市政府投资建造新的馆舍,2000年新馆建成并投入使用。[6][2][7][8][9][10]
青岛市博物馆新馆的主体建筑采用蔚蓝色屋顶与天圆地方的外观设计,体现了青岛海洋文化元素。新馆占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主楼共4层,包括了13个展览厅和一条绕行走廊。其中,13个展厅分别布置于主楼的1层至3层,常设展览8个,并不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临时展览。[4][11][12]截止2021年,馆内藏品总数达121799件(套),珍贵文物数为9504件(套),馆藏文物包括有书法、绘画、陶瓷器、玉器等30多个门类,[13]其中书画、陶瓷器、玉器、钱币为馆藏特色,并有3大镇馆之宝,分别是北魏佛造像、宋钧窑鼓式瓷洗、明正统版万历刊《道藏》。[3][4][1][14]
青岛市博物馆是青岛市教育局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也是18所驻青大专院校的素质教育基地和专业教学实践基地。[15]1994年,被确定为青岛市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1995年,被确认为省、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3年,入选2022年度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榜单。[16][17]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