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端砚,因用产于古端州(今中国中国广东省肇庆市)东郊西江羚羊峡南麓斧柯山端溪水一带,和对岸羚山以及北岭山山脉南坡一带所产的砚石制砚,故称为端砚。[2]歙砚澄泥砚洮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3]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始于唐武德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2]端砚为四大名砚之首,其原因在于砚石材质细腻、坚实、致密、娇嫩、石色丰富多彩,石品花纹层次分明,[4]研磨不滞、发墨利笔、字迹颜色经久不变,[5]千百年来深受历代帝王将相及文人雅士的宠爱和推崇。[6]
端砚制作步骤主要有采石、维料、制璞、雕刻、打磨、配盒、打蜡等工序。[7]砚石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宋坑三地为最佳。其多为天青色、青紫色、猪肝色,上面有鹦哥眼、凤眼者属上品,如眼中呈现出翠绿色者更加难得。[8]有“性质坚润,细嫩如小儿肌肤,传万世而不朽,留千古而永存”的美誉。
2004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肇庆市“中国砚都”称号。[9]2004年,端砚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0]2006年,端砚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2020年,中国端砚博物馆开馆。[11]

历史沿革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