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荆门市下辖县,[5]地处汉江中下游,江汉平原北端,东临汉江,与钟祥、天门隔江相望;西濒漳水,与当阳毗邻;南滨长湖,与荆州、潜江交界;北靠荆山余脉,与掇刀区、东宝区接壤。处襄樊、荆州、武汉、宜昌之中心地带。县域面积2044平方千米。[2]截至2024年末,沙洋县常住人口38.8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5%。[8] 沙洋县境内处于中纬度地区,地处江汉平原西北部的湖区和荆山余脉东南的山岗丘陵地带,由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属北亚热带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的特点。[3]夏分九州,沙洋属荆州地域,商建权国,周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政权——权县。沙洋县,因尉迟恭任荆州总管时在汉津口旁的琼台山修建“沙洋堡”而得名。封国建制3200多年,境内先后设立绿麻县、章山县、长林县、荆门军、荆南县、沙洋市等政区。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沙洋区(县级),隶属荆门市。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沙洋县,[10]属荆门市管辖。[13]截至2023年3月,沙洋县辖13个镇,[2]县人民政府驻沙洋镇。[5] 沙洋市是全国农产品百强县,乡村振兴考核保持湖北省前三,在2021年度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中居湖北省上游、荆门市第二,[14]有绿色食品加工、新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15]沙洋被中国粮油学会授予“中国菜籽油之乡”的称号,[2]已形成油菜品种研发、种植、加工、销售等油菜产业拓展到油菜文化博览的全产业链。[16]2024年,沙洋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3.29亿元,可比增长6.4%。[8] 沙洋县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17]境内包山楚墓、楚庄王墓等楚墓群连绵分布,在沙洋出土了被誉为“改写中国思想史”的重大发现——郭店楚简,有楚文化地下宝库之称。沙洋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刘备与曹操南征大军大战长坂后“斜趋汉津”于此,南宋名将岳飞在此筑城抗金,留下千古英名。沙洋“五七”干校原址成了影视剧的拍摄基地,沙洋监狱是全国三大监狱之一,是全国的警示教育基地。[18]沙洋有1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沙洋樱花部落;[9]截至2020年4月,沙洋县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个。[19]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