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pó)塔是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城外东南部的一座六角形仿木结构的楼阁式砖塔,为供奉“定光佛舍利”的佛塔,[2][3]原名兴慈塔,因建在天清寺内,也叫天清寺塔,又因其座落于繁台之上,俗称繁塔。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开封市延庆观、繁塔文物管理所负责管理和保护工作。[4][5] 繁塔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起,靠民间捐助修建而成,[6][4]原为九层,历代损毁后,仅余三层。[7][8][9]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全城,从此繁塔孤立于荒郊之中达百余年之久,[10]后又多次遭到人为破坏,直至1982年,才得以修复,[11]于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12] 存世的繁塔坐北朝南,躯粗首小,状似编钟,通体以青砖垒砌,内部蹬道采用“穿壁绕平座式”结构。塔身镶嵌有近7000块佛像砖,一砖一佛,共有108种形象造型,塔内保存有200块以上的碑记石刻。[13][14][3][9][15]繁塔有着千年历史,自建立便作为开封市标志性建筑,[16]其建筑风格显示了隋唐时期佛塔的发展演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3][9]1988年,繁塔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 历史沿革
建造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