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村是一种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群体疾病现象。由于环境污染,大多是饮用了上游企业排出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以及环境、土壤等受污染,导致人体内部机制严重受损,造成某一村庄大规模的癌症病发。[1]它是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发村落的简称,指的是癌症发病率或死亡率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村落。[2] 癌症村的最早报道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时中国中央电视台和生命时报通过调查报告指出,河北和天津地区的海河沿岸因污染导致周边居民癌症死亡率异常升高。随后,学者在《环境保护》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癌症村”现象的详细分析,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到了2009年,《凤凰周刊》更是以“中国百处致癌危地”为封面报道,展示了全国各地“癌症村”的分布情况。[1][3] 癌症村通常发生在人口密集、气候适宜、工业相对发达但医疗设施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与当地的镉排放水平和人口密度呈正相关,与当地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和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1]
中国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