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隆绪

辽朝第六位皇帝
耶律隆绪(公元972年1月16日-1031年6月25日),又名文殊奴,是辽景宗耶律贤长子,辽朝第六位皇帝,母为睿智皇后萧氏。[1][2][3][4]
乾亨四年(982年)景宗驾崩,耶律隆绪即位,年号统和。耶律隆绪即位时年仅十余岁,皇太后萧氏摄政。统和元年(983年),复辽国号大契丹。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亲征伐宋,最终与宋朝订立澶渊之盟。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承天太后死,耶律隆绪正式亲政。亲政后与西夏结好和亲,东侵高丽,迫其臣服,西败鞑[],南下攻宋,巩固周边。在位期间修订法律,释放奴隶,减免赋役,整顿吏治,纳谏善闻,开科取士,建设都城,开创了辽朝的全盛时期。[2][3][5]
太平十一年(1031年)病死,谥号文武大孝宣皇帝,庙号圣宗。辽圣宗耶律隆绪对辽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进一步推进了辽朝的封建化程度,促进了辽朝社会的繁荣强盛。耶律隆绪精射法,晓音律,好绘画,作曲达百余首,汉文化修养颇高,史称“道、佛二教,皆洞彻其宗旨”。[6]元朝史学家脱脱在《辽史》中提到,“辽之诸帝,在位长久,令名无穷,其唯圣宗乎”,充分肯定了耶律隆绪的功绩。[2][3][7]

人物生平

幼年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