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

用于医药、化工等行业的化合物
1
4
壳聚糖(英文名:Chitosan)是一种线性多氨基糖,又称脱乙酰甲壳质氨基葡萄糖、可溶性几丁质等,壳聚糖的化学名(1,4)-2-氨基-2-脱氧-B-D-葡聚糖[8]分子式
[3]呈类白粉状,无臭,无味。[1]
壳聚糖由甲壳素部分脱[xiān]得到,根据脱乙酰度不同,壳聚糖的电离平衡常数(
)值为6.5~7.3,[7]壳聚糖的分子量为
[4]密度为1.35~1.40 g/cm³。[5]壳聚糖可发生多种化学反应,与酸成盐、酰化、缩合等。壳聚糖不溶于水、一般有机溶剂以及碱,易溶于绝大多数有机酸中,在无机酸中有一定的溶解度[6]
壳聚糖在医药、食品、环保、化工方面有许多应用,能作为缓控释材料、靶向制剂载体、崩解剂、成膜材料、澄清剂和增稠剂等。[9][1]

发展概述

壳聚糖(英文名:Chitosan)是甲壳素N-脱乙酰基后的产物,有关壳聚糖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至19世纪。自1811年自从法国科学家Braconnnot发现甲壳素以来,甲壳素逐渐被认识与利用。1859年,Rouget将甲壳素置于氢氧化钾溶液中,首次制得了壳聚糖。1894年,F.Hoppe-Seiler将这种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的产物正式命名为Chitosan[10]壳聚糖是一种阳离子生物的天然聚合物,其安全可靠,不具环境污染,在商业应用方面得到巨大发展。1979年和1982年,科学家先后召开两次国际会议,探讨壳聚糖的提取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1984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方面的的专家在美国特拉华大学举办的研究会,使壳聚糖在许多领域中拓展了新用途。自1977年以后,已有不少关于壳聚糖方面的专著。[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