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

中国贵州省下辖地级市
1
4
毕节市,中国贵州省下辖地级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川滇黔三省交界、乌蒙山腹地,总面积2.69万平方公里。辖8个县级行政区划和1个管理区。2024年,毕节市常住人口662.16万人。[3]
毕节市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风气候比较明显,降雨量较为充沛,立体气候突出。毕节历史悠久,是古夜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祥地,经考古发现,今毕节地区境内早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毕节市秦代巴郡之属地,于汉阳境内始置邮亭,邮亭之地称平夷,即现代的毕节。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进入毕节,在区内建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领导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2011年,国务院设立地级毕节市,下辖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七星关区。202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黔西县,设立县级黔西市,由毕节市代管。[12][13][14]
1988年6月,国毕节试验区建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十四五”期间,毕节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30.16万人。毕节市重点发展蔬菜、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辣椒、刺梨、特色林业、生猪、牛羊、生态家禽、渔业等12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有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中国竹荪之乡等称号;毕节市工业支柱为煤炭及能源化工产业,正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毕节市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为旅游业[15][3][16]2024年,毕节市地区生产总值2457.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8]
毕节市矿产资源、水资源丰富;毕节市拥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1个;[4][3]2019年7月,毕节市获得"2019中国最美丽城市"第15名。[17]2020年10月20日,毕节市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18]

地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