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葵高0.5~1.3米,茎直立,不分枝,被柔毛。叶近圆形,径5~10厘米,常5~7裂,裂片三角状圆形,具锯齿,并极皱曲(幼叶尤明显),两面无毛或疏被糙伏毛或星状毛;叶柄长3~8厘米,疏被柔毛,托叶卵状披针形,被星状柔毛。花小,单生或数朵簇生叶腋,近无花梗或梗极短;花冠白或淡紫红色。分果扁球形,径5~8毫米。种子肾形,长约1毫米,暗褐色。[3] 冬葵花期为6~9月。种子在8℃时开始发芽,发芽适温为15~20℃。冬葵喜冷凉湿润气候,不耐高温和严寒,但耐低温、耐轻霜,低温还可提高品质,植株生长适温为15℃-20℃。[4]冬葵在全中国均有分布,尤以西南、西北、华北、东北以及南方夏熟作物田普遍发生,常生长于田野、路埂,为小麦、油菜、青稞、玉米、高粱、谷地、马铃薯、甜菜等作物田常见杂草,[5]在印度及欧洲等也有分布。[2] 冬葵在汉代以前即已采择或栽培供蔬食,栽培供观赏。主产于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6]北京、甘肃会宁等地也偶见栽培。[7]冬葵果含有挥发油、糖类、氨基酸、黏液质及微量元素,特别是钾和硒元素等化学成分,有利尿、抗氧化、抑菌及免疫等作用。[5]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