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
1
2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3]流感病毒可引起人、禽、猪、马、蝙蝠等多种动物感染和发病,是人流感、禽流感、猪流感、马流感等人与动物疫病的病原。[2]
季节性流感最常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北半球从10 月至次年3月为高峰期,而南半球则为4-9月。在热带亚热带国家,季节性流感可以全年发生。[2]流行性感冒病毒一般为球形,直径80~120nm,属于包膜病毒从患者体内刚分离出的病毒体有时候呈杆状或丝状。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基质蛋白抗原性不同,可以分为甲、乙、丙三型。根据流感病毒表面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抗原性不同,甲型流感病毒又可以分为若干亚型,比如在人群中普遍流行的H1N1、H3N2等类型。已经发现的HA有16种抗原,NA有9种抗原,在人群中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亚型主要有 H1、H2、H3 和N1、N2。流感病毒容易发生抗原性转变(antigen shift)和抗原性漂移(antigen drit)两种形式的变异。[1]流感病毒抵抗力弱,不耐热,56℃下30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甲醛乙醚化学试剂和干燥、日光、紫外线都比较敏感。[1]
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主要通过飞沫、气溶胶等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感染后会现畏寒、头痛、发热、浑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1]治疗药物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血凝素抑制剂和 M2 离子通道阻滞剂三种类型,例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部分中成药也对防治流感也有疗效,例如,连花清瘟胶囊、麻杏石甘汤等。[1]接种流感病毒疫苗、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流感病毒的感染。[1]

命名方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通过的流感病毒毒株命名法修正案,流感毒株的命名包含6个要素:型别/宿主/分离地区/毒株序号/分离年份 (HnNn),其中对于人类流感病毒,省略宿主信息,对于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省略亚型信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