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院本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医院始建于1910年,前身为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1925年,中山一院并入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山大学,至今成为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入选首批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单位、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单位之一)、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形成多院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中山一院由院本部、东院、南沙医院、惠亚医院4个部分组成,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0个,2021年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第9。[1]

历史沿革

1910年,医院前身-广东公医医学专门学校附设公医院创建,1925年,改称国立广东大学医科附属第一医院,历经“国立中山大学第一医院”、“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华南医学院第一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多个名称,直至2001年,医院更名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
1953年4月1日起,医院由中央卫生部直接领导。[2]
2022年6月1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多器官功能评估与修复中心”挂牌建立。是全球首个可实现对离体多种器官(肝、肾、心、肠等)进行功能评估,并对功能受损器官进行修复的技术创新中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