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弹道导弹(英文名: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缩写:ICBM),是一种无人操纵的跨洲际战略进攻武器系统,能对发射国所在洲以外的地面目标迅速实施打击。国际普遍以射程来区分洲际弹道导弹与其他弹道导弹。中美对于该武器的划分标准略有不同,按照美国划分标准来看,射程大于5500千米的即为洲际弹道导弹,而中国则将射程大于8000千米的弹道导弹定义为洲际弹道导弹。[10][7]
二战结束后,苏联成功试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Р-7”(北约代号SS-6“警棍”),其飞行了5600千米。[4][7]
洲际弹道导弹常为多级弹道导弹,分陆基和潜射两大类,采用液体或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惯性制导或以惯性制导为基础的复合制导,用于攻击敌方纵深具有战略意义的地面固定目标,属于战略导弹。[11][12] 洲际弹道导弹的主要拥有国为中、美、英、法、俄5个国家,作为核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比其他中、短程弹道导弹更远,速度也更加快,这意味着目标方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应对和防御。在进行过多次更新换代后,洲际弹道导弹开始逐步从多弹头、大当量、大规模部署向提高机动能力、精确打击能力方面转变,在军事战略和国家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10][2]
2017年5月30日,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宣布,美军首次洲际弹道导弹拦截测试获得成功。[13]当地时间2024年4月12日,俄罗斯发射了一枚洲际弹道导弹。[14]当地时间2024年6月,美国在三天内两次试射“民兵-3”陆基洲际弹道导弹。[15]2024年9月25日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16][17]当地时间10月31日,朝鲜试射“火星炮-19”型洲际弹道导弹。[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