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四郎

日本陆军军医中将
1
4
石井四郎日语:いしい しろう罗马音转写: Ishii Shirō,1892年6月25日-1959年10月9日),医学博士,男,大和族,日本陆军中将,日本战犯,是细菌战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即“731部队”)的创办者及队长。[5]
石井四郎出生于日本千叶县山武郡千代田村,在24岁时考入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加入陆军成为军医。[6][7]1922年,他进入东京第一卫戍病院任职,得到上司认可后在1924年以军方委托研究生身份,进入京都帝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两年后从研究生院毕业,被分配到京都卫戍病院任职。[6][7][8]
在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规定禁止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后,石井四郎认为细菌武器投资少、杀伤力大、传染性强,更适合日本的扩张需要,开始游说军方成立细菌战部队,陆军参谋本部逐渐接受并重视他的观点。[9][10][11]
1932年,石井四郎在东京军医学校建立了防疫研究室,并于次年将其扩建后改为防疫研究所。[12][13]由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逐步控制了中国东北大地,石井四郎得到军部的支持,在黑龙江省五常县背荫河镇建立了细菌实验场和哈尔滨南岗区的细菌研究所。[14][15][16]此后,由于监狱暴动和弹药库爆炸等原因,石井四郎关闭并炸毁了背荫河实验场。[17]1935-1939年间,石井四郎在哈尔滨平房建立了新的细菌实验基地,名为“关东军防疫部”,苏德战争爆发后,采用“731部队”的代称。[18][19]
“731部队”抓捕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军民进行细菌感染、解剖生化等活体实验,约有3000人在活着的情况下被进行人体实验迫害致死,[20]并策划实施了中蒙边界的诺门罕、中国战场上的浙江常德、浙赣等细菌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疫病流行。[21][22]日本战败后,石井四郎用细菌战研究资料同美国谈判交易,从而免除了细菌战争罪责追诉。[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