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兴安岭-抖音百科
小兴安岭(英文名:Lesser Khingan Mountains),又称东兴安岭,属于兴安岭系,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总称。[2]小兴安岭为亚洲东北部兴安岭山系西北-东南走向山脉之一,横贯黑龙江省中北部,西北以黑河-德都一线与大兴安岭相毗邻,东北到黑龙江岸,东部连接三江平原,东南到松嫩平原和松花江畔,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126°~130°E,46°~50°N之间。南北长约450千米,东西宽约210千米,面积为77725平方千米,占黑龙江省面积的15.75%。[3][7] 小兴安岭山脉呈西北一东南走向,海拔500~800米。山势起伏和缓,西北低、东南高,东陡、西缓。小兴安岭地区地貌类型多样,除了火山地貌和冰缘地貌(冻土地貌)外,还有中山区、低山丘陵地带、冲积洪积山前台地和山间河谷冲积平原。以嘉荫——铁力一线为界,在地形上可将小兴安岭分为西北与东南两部分,两者的地貌特征有较大的差异。西北部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东南部地形以中山、低山、丘陵区以及河谷平原为主。最高峰位于铁力市与通河县交界处的平顶山,海拔1429米。[2][7]小兴安岭山地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其构造形式主要包括经向构造体系,华夏系构造,新华 夏系构造,华夏式构造、其他形迹构造以及新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带。新生代第四纪,小兴安岭地貌的基本轮廓形成,后经流水侵蚀和其他外动力剥蚀,逐渐形成了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要特征的基本构造格局。[7] 小兴安岭的林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均较为丰富。小兴安岭是国家重点用材林基地,其林区面积12.06万平方千米,原始森林面积5万多平方千米,林木蓄积量约4.5亿立方米。山区红松蓄积量4300多万立方米,占全国红松总蓄积量的一半以上,有“红松故乡”的美称;[2]矿产资源丰富,蕴含金、银、铁、铅、锌、铝、锡等金属矿藏20多种和煤炭等能源矿产;[8][9][10]小兴安岭具有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区内风景名胜较多,有国家级森林公园9处,国家级地质公园3处等等旅游资源。[11] 名称由来